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久久亚洲高清_精品av在线播放_伊人精品99,国产一区二区大片,99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,av手机版在线观看

    吳運鐸被譽為中國的保爾·柯察金,其自傳體小說《把一切獻給黨》影響了幾代人。知道吳運鐸的人很多,但吳運鐸在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油坊頭戰斗的事跡卻鮮為人知。
    大大小小的軍工廠遷入油坊頭
    油坊頭地處寶應東蕩深處,和石倫莊、落潮堡、柳堡頭、戴家堡、大新舍、林上莊、鶴兒灣等村莊彼此相連,站在湖蕩邊的大堤上放眼看去,碧波蕩漾,水天一色,一叢叢青翠的蘆葦,一朵朵紅艷艷的荷花,一只只飛鳴的水鳥,一架架旋轉的風車,一艘艘揚帆的篷船,令人心曠神怡,難以忘懷。抗日戰爭爆發后,百里蘆蕩、灣汊易于隱蔽,這一地理環境是敵偽頑勢力難以滲透的,為新四軍向這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。在抗戰的關鍵時期,新四軍一師及蘇中軍區司令部、蘇中區黨委、蘇中行政公署遷入寶應東蕩地區,一些直屬機構隨之遷入,軍械廠、榴彈廠、鐵工廠、修械所大大小小的軍工生產單位,星羅棋布于蕩區的蘆葦叢中。吳運鐸早先在新四軍司令部的修械所工作,皖南事變發生后,他帶著傷痛、拄著拐杖,歷經艱險轉移到了蘇中。1944年,吳運鐸所在的華中軍械處遷到了寶應射陽油坊頭,并由吳運鐸帶領槍械技術人員在油坊頭河西,建起了軍械處第一總廠,吳運鐸擔任第一總廠廠長。
    艱苦條件下土法上馬搞生產
    吳運鐸是在礦山上長大的。他從小隨父生活在江西萍鄉安源煤礦。為了謀生,進入湖北大冶煤礦做機電工。抗日戰爭爆發后,他來到皖南,報名參加了新四軍,原想上前線拿槍殺敵,卻被安排到軍司令部修械所制造槍炮子彈。看到所造的步槍和子彈送到前線去了,緩解了部隊作戰所需槍支彈藥緊張的矛盾,吳運鐸認識到造槍拿槍一樣是為革命,因而將修槍造彈視為自己的神圣使命。1939年5月18日,他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。在極端艱苦的斗爭環境中,吳運鐸始終抱著“不辱沒共產黨員這個崇高稱號”的想法,從不退縮,一往向前。在油坊頭籌建兵工廠初期,一無廠房,二無設備,在吳運鐸的帶領下,先借用群眾幾間草房干起來。為了解決設備問題,他們利用搜集的廢舊鋼材,制成各種機器數十臺。不到幾個月,就建成了鐵皮、鋼板結構的廠房200多間,在廠東南角建起了煉鐵爐,西北角建起了煉銅爐,占地200余畝,有工人200多人,干部50多人。每到夜晚工廠被汽油燈照得通明,兩座高爐的火光映紅夜空,兵工廠不僅生產子彈、榴彈、炮彈,還不斷研制新式武器,制造“52”小炮、“73”炮、“82”炮。吳運鐸在潛心試制各種殺傷力更強的武器過程中多次負傷。一次,在試爆炮彈時,一枚啞炮突然,吳運鐸被炸傷,左手被炸掉4個手指,左眼被炸傷,右膝蓋和腳趾被炸去一半,滿臉傷口流血不止。他被抬上卡車送醫院搶救療傷,昏迷了15天才恢復知覺,可他未等傷口痊愈,就提前出院,打著繃帶,回廠邊工作邊治療,又投入了軍工生產。
    他們生產出的武器源源不斷輸送到前線
    制造武器彈藥,原材料供應不足一直纏繞著吳運鐸。如制造榴彈、炮彈,開始用舊炮彈里的黃色炸藥,但數量有限,就用民間原始的黑色炸藥,原料是木炭、硝、硫磺三種原料按比例拌和后,白天靠太陽曬干,如遇雨天就冒險利用燒飯鐵鍋以溫火炒干,然后用中藥鋪研磨中草藥的船形鐵研槽,腳踏陀螺在槽里滾動,研成細粉黑色火藥。造槍支的槍托和手榴彈的木柄,對木材品質要求很高。吳運鐸提出利用當地的白果樹。但白果樹一般栽在廟宇、祠堂里,作為避邪降福的象征。吳運鐸和地方政府、群眾骨干、開明人士一起向群眾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,使當地老百姓自覺自愿地鋸倒白果樹。董家祠堂門前有幾棵白果樹,董氏家族毫不猶豫地組織族內木工,將白果樹鋸倒送到兵工廠。盡管當時原材料供應不足,兵工廠每月仍生產子彈40000發左右,手榴彈13000枚左右,地雷5000枚左右,炮彈1000多發,步槍、刺刀、“52”小炮、“73”炮、“82”炮等武器若干。在黃橋攻堅救援的戰斗中,第一總廠就供給了200多枚兩用地雷和大量的手榴彈;1945年9月1日解放興化時,第一總廠一下子就生產出“82”炮彈6000發,為我軍奪取戰斗的勝利作出了貢獻。
    在生產中,隨時準備戰斗
    坐落在油坊頭的第一總廠雖然建在蘆葦叢中,但敵人總是不斷來“掃蕩”,三天兩頭派飛機來偵察,尋找目標,實施轟炸。有一次,曾有3架敵機飛來偵察,飛機飛得只有樹頭高,還是沒有看出兵工廠,結果飛到興化的沙溝投彈轟炸。那時候,他們不光用戰斗精神來生產,還要隨時準備作戰;工人們平時都把子彈壓進步槍的彈倉,放在身邊,這方面吳運鐸有著豐富的應對經驗。一天早晨,太陽剛露頭,忽然聽到河里有汽艇的馬達聲,接著機槍掃射起來,擲彈筒炮彈在河岸上炸開,煙霧淹沒了沿河的樹林,兵工廠干部職工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,拿起步槍和手榴彈,沿河岸散開,抵擋敵人的進攻。敵人的汽艇靠不了岸,像沒頭的蒼蠅,直在河心里打轉,吳運鐸就利用這個空隙組織撤退。到了油坊頭,吳運鐸事先都制訂有緊急預案,一遇情況,立即把兵工器材分散埋藏,不怕受潮的物資沉放到河蕩中,貴重物資都是隨身攜帶。因為兵工廠的人平時都穿便衣,一遇敵偽“掃蕩”,就分散隱蔽到群眾家里。在黨的領導下,蘇中根據地軍民反掃蕩斗爭取得了勝利,使敵偽軍不敢前來騷擾。當年,吳運鐸在油坊頭組織槍械彈藥生產時,地方武裝、當地干部群眾也主動做好保衛保密工作,為將兵工廠生產的槍械彈藥運送出廠,發動當地男女編織竹簍包裝,制造增設暗艙的雙底木船,以隱蔽的方式運送槍械彈藥,通過敵人設置的關卡。隨著華中抗戰形勢的發展,軍司令部決定將兵工干部和工人分配到華中各根據地去,以建立更多的兵工廠,吳運鐸因被派往淮南根據地而離開了寶應油坊頭。
    新中國成立后情系油坊頭
    1984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,時隔39年之后,吳運鐸再次回到了寶應縣射陽湖鎮,一下汽車就講“我在油坊頭生活有近兩年時間,我常回憶起39年前在油坊頭的情景”,吳運鐸講的是實心話。1960年油坊頭發生洪澇災害,他曾派人專程來油坊頭看望,實地察看了當年兵工廠所在地,送了3000元給油坊大隊,建造了一座排灌兩用的泵站。當鄉里干部提起這件事時,吳運鐸激動地說:“應當感謝油坊頭人民,這是我應該做的,根據地人民了不起啊,那時,周圍的人民群眾對我們廠支持很大。我寫的《把一切獻給黨》是我自己的一點體會和革命實踐的感受;這感受也有我在油坊頭的一部分啊。”
    吳運鐸情系油坊頭的事跡,至今在當地傳為美談。
    信息來源:www.sodiannao.com 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

 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新化县| 留坝县| 赤水市| 荆州市| 丹阳市| 渑池县| 平罗县| 陆丰市| 景谷| 南澳县| 巴马| 兴宁市| 台南县| 商都县| 扎兰屯市| 伊金霍洛旗| 铜山县| 娄烦县| 西吉县| 丹江口市| 饶河县| 合阳县| 遂川县| 本溪| 太康县| 达尔| 航空| 曲阜市| 玉田县| 吉安市| 苏尼特右旗| 黄石市| 胶州市| 浪卡子县| 格尔木市| 措美县| 盘山县| 德清县| 青浦区| 凤凰县| 菏泽市|